哺乳期如何预防妇科疾病

身边很多的女性,自从生完宝宝后留下了很多的后遗症,特别是还在哺乳期的女性 , 很容易感染各种妇科疾病,那么哺乳期女性应该怎么预防妇科疾病呢?一起来看看吧!

哺乳期如何预防妇科疾病

文章插图
相信很多女性都发现了,在生孩子前后身体健康状况会有所变化,特别是乳房和子宫卵巢这块 。有的乳房下垂,或患上乳腺疾病 。有的是子宫卵巢这块有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哺乳期女性最易得哪些妇科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我们都知道 , 不同疾病有各自的发病特点以及好发人群,而对于女性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妇科疾病 。很多女性发现生孩子前和生孩子后的身体变化特别大,有些疾病也会找上门 。据了解,年轻妈妈们最容易“招惹”的妇科病包括子宫肌瘤、乳腺炎、乳腺增生、宫颈疾病 。因此,女性在产后更要预防这些比较高发的妇科病 。
哺乳期最易得的4种妇科病及预防措施
一、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致病菌侵入乳腺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 , 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很多见 。由于新妈妈在哺乳时,乳头清洁不干净或乳头破损,细菌可能趁机侵入,引发感染 。同时,如果新妈妈乳头过小、内陷或哺乳姿势不正确、新生儿吸吮少等,易造成乳汁淤积,也可能导致入侵细菌繁殖生长而感染;此外,婴儿经常含乳头睡觉或婴儿患有口腔炎吸乳时 , 新妈妈也容易发生乳腺炎 。
哺乳期如何预防乳腺炎
1、及时正确处理乳胀:
产后可用橘核30g,水煎服,一般2—3剂可防止乳汁郁滞 。原发性乳胀采取让婴儿勤吸吮即可缓解 。对继发性乳胀可采取喂奶前湿热敷、按摩乳房 , 而后再挤出部分乳汁减轻乳胀,使婴儿较好地吸吮 , 喂奶后冷敷减轻充血和疼痛,并避免紧张和焦虑 。
2、排出淤积的乳汁,疏通乳腺管:
排出乳汁的方法很多,如手法挤奶,吸奶泵(或吸奶器)挤奶,针久按摩排乳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尽量将淤积的乳汁排出,疏通乳腺管 。常用的方法是手法挤奶 , 因此在帮助排乳的同时,要教会哺乳母亲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以便能及时解除乳胀,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必要时可以通过配偶吸吮辅助排空乳房 。
3、坚持哺乳,不要终止喂奶:
母乳是婴儿极佳的天然营养品 , 既方便经济、又营养安全,还能增进母子感情,所含抗体又能提高婴儿抗病能力 。因此,即使发生急性乳腺炎 , 也不要轻易回奶,停止哺乳 。急性乳腺炎若能尽早及时处理,使阻塞的乳腺管通畅,将淤积的乳汁排出 , 病情会很快好转 , 因此乳腺炎在没有形成脓肿前,应让婴儿多吸吮,勤吸吮帮助排乳,疏通乳腺管 。
4、先吸吮患侧乳房:
婴儿由于饥饿,初始吸吮力相对较大 , 因此患乳腺炎的母亲哺乳时,要让婴儿首先吸吮患侧乳房 , 并尽量让婴儿吸空后,再换哺另一侧,这样有助于疏通阻塞的乳腺管 。
5、及时治疗乳头皲裂:
乳头发生皲裂 , 细菌就会从皲裂处侵入,引起乳腺炎 。另一方面由于乳头皲裂引起疼痛,影响正常哺乳而造成乳汁淤积,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发生乳腺炎 。因此发生乳头皲裂,要尽快处理,以防细菌侵入引发乳腺炎 。
6、按母婴需要哺乳:
多数产妇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 给婴儿定时定量哺乳,如果奶胀或长期时间不哺乳,乳汁就容易淤积,诱发乳腺炎,因此哺乳期母亲要按需哺乳,随时排空乳房 。
7、注意乳头清洁卫生:
妊娠后期常用温水清洗或用75%酒精擦洗乳头;产后每次哺乳前后都要清洗乳头 , 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
二、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跟内分泌紊乱 , 雌孕激素不平衡有很大关系 。一般无需吃药 , 因为乳腺增生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患者注意要少生气,保持活泼开朗心情,经前少吃咸 。有些美容机构号称按摩可治疗乳腺增生 , 是毫无医学根据的 , 充其量只能使乳房的皮肤、外观有些改观 。相反,如果使用含激素的美容产品来丰胸 , 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
哺乳期如何预防乳腺增生
1、保持良好心态:
少生气、少发脾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 。
【哺乳期如何预防妇科疾病】 2、改变饮食习惯:
少吃油炸、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多吃含碘丰富如紫菜海带等海产品、蔬菜、水果、豆制品、菌类、木耳和粗粮等 。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不要熬夜 。保持和谐性生活 , 可调节内分泌失调 。保持大便通畅可减轻乳房胀痛 。
4、减少体内雌激素:
多运动,消耗过多的脂肪,防止肥胖 。保护肝脏,加强肝脏对多余雌激素的灭活、
5、控制雌激素摄入:
禁止滥用避孕药物及含雌激素的美容用品;少吃用饲料(含有激素)喂养的家禽、水产品;慎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慎用激素替代疗法缓解更年期症状 。
6、其他:
避免多次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多鼓励产妇母乳喂养,防增生于未然 。
三、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是一种育龄常见病 。根据健康时报与39健康网联合进行了一次女性疾病调查结果显示:确诊患有子宫肌瘤的年龄20-30岁达71.08%;31-35岁为21.31% 。究其原因,其主要的发病因素是卵巢功能旺盛,长期大量的雌激素刺激 。此外,家族遗传、年龄、染色体突变也是诱发子宫肌瘤的重要原因 。
哺乳期如何预防子宫肌瘤
1、做好哺乳期保?。?
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 。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长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和悬吊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子宫肌瘤 。哺乳期在1年以内者,子宫肌瘤患者仅占9%以下,而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占90%以上 。说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
2、做好青春期保?。?
女子在12~18岁之间称为青春期 。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内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女子的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 。发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虚弱,韧带张力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无力称无力型体格 。这种人通常伴有内脏器官下垂(如肾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内压力增加,就容易发生子宫肌瘤 。
4、注意月经期保?。?
月经期虽属生育期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 , 但是 , 妇女在月经期间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 。加之 , 受内分泌的影响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 。如不注意月经期保?。?容易引起妇女各种急慢性疾?。跋旄九硖褰】?。特别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 。目前认为,卵巢功能与盆腔支持组织的张力有明显的关系 。闭经时,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组织张力减退,容易发生子宫肌瘤 。
四、宫颈疾病
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8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疾病 。所以,年轻妈妈们特别是性生活史3年以上、有过流产史、经常及不定期服用避孕药者,最好定期到妇科做TCT涂片检查,以提前发现宫颈病变 。若出现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下腹坠痛、腰酸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也要及时到妇科查查宫颈 。
哺乳期如何预防宫颈疾病
1、定期做妇科检查:
由于很多宫颈疾病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大多都是在做妇科检查或症状明显后才发现的,所以做好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宫颈疾病,是预防宫颈疾病的好方法 。
2、讲究性生活卫生:
不洁性生活是导致宫颈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了性生活,特别是不洁的性生活后,病原微生物很容易被带入阴道 , 并上至宫颈,导致宫颈疾病的发生 。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做好卫生 。
3、避免手术感染:
及时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 , 降低人工流产 。引产的发生率 , 以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防止分娩时器械损伤宫颈 , 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以免细菌感染 。
4、积极治疗妇科炎症:
如不积极治疗 , 炎症的刺激就会日益加重,局部的炎性分泌物随之增加,宫颈长期浸渍在炎性分泌物内就会发生糜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