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的预防靶点应从治疗脂肪肝开始吗?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数据,全世界约1/4的人口患有代谢综合征 。按照国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标准 , 北京市30岁以上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8.1%(男33.9% , 女22.5%),因此代谢综合征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性的严重健康问题 。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腹型肥胖、脂肪肝、糖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集聚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症候群 。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目前公认的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 。脂肪肝与中心性或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 , 是诊断代谢综合征的先决危险因子 。其临床终点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等 。有脂肪肝的患者,应全面检测出患者可能存在的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 , 并对其进行更为早期和全面的干预 。干预代谢综合征的目的在于预防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减少心血管事件,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但代谢综合征毕竟是一组具有致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集聚体,是数种疾病的独联体,其各组分兼有危险因素和疾病的双重特征 。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目前尚无明确的干预靶点 , 亦无特殊的干预措施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糖代谢紊乱、血脂异常、高血压、腹型肥胖和吸烟等才是降低心血管危险性的明确靶点,必须各个击破 。而试图单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办法,尚未见明显效果 。
我们在门诊和临床工作中的体会是:不要等到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已经出现的时候 , 再去忙碌和着急治疗 。预防性措施应选择在发现脂肪肝的同时就开始 , 因为只要了解脂肪肝的诱发因素,积极全面综合措施使脂肪肝消除和逆转,5年、10年、20年的不良后果常可避免发生 。因此我们现在的工作是,选择脂肪肝作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起始靶点,医患一起,共同努力,就有可能减少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真正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不良后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