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温室快速无土培育西瓜嫁接苗技术


温室快速无土培育西瓜嫁接苗技术1  嫁接前的准备
1.1  砧木选择
瓠瓜种子多在当年10月以后收获 。 因其种子后熟期较长,种子当年发芽率较低,一般在40%以下,故冬春季西瓜嫁接育苗须用上年采收的饱满种子(其发芽率在95%以上) 。
1.2  无土育苗基质及营养液配方选择
选经清洗、pH值在7.0左右,粒径0.5厘米的炉渣为无土育苗基质;采用简化霍格兰营养液配方,并配制成75%的母液,供育苗中稀释后使用 。
1.3  育苗
每667平方米温室需西瓜种子0.95公斤,瓠瓜种子1.3公斤,将这两种种子用55℃温水消毒30分钟,然后用25℃-30℃温水催芽,庆红宝西瓜(以下简称西瓜)种子1天-2天开始出芽;瓠瓜种子3天-4天出芽,其间用清水冲洗2-3次 。 待60%的种子“露白”时可以播种 。 播种前将育苗基质装入65厘米×45厘米塑料育苗盘中,基质厚8厘米待用 。 西瓜和瓠瓜播种时间因嫁接方法而异:采用斜插接砧木应适当大些,则瓠瓜应提前3天-4天播种,然后播西瓜 。 采用靠接法,接穗应大些,则西瓜提前2天-3天播种,然后播瓠瓜 。 播种时,西瓜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塑料育苗盘中,每盘播量60天-80克,然后覆盖炉渣1.5厘米厚;瓠瓜每盘撒播90克,然后覆盖2.5厘米厚的炉渣 。 冬季育苗时,可于育苗盘下铺设5厘米-7厘米间距的地热线,育苗盘放置在温室的中后部地段,再用喷壶均匀喷水适量,然后在育苗盘上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 冬春季嫁接育苗时,应架设小拱棚,棚膜用新膜,其保温透光效果好,待60%以上子叶露出时,可撤去地膜 。 冬季育苗时应注意补充温水,此时砧木和接穗未进入幼苗期,尚未进入自养阶段,其养分主要来自子叶 。 为从技术上保证苗齐苗壮,此间苗床温度应控制在白天25℃-30℃,夜间20℃-25℃,秧苗出齐后应适当降温,即白天20℃-25℃,夜间18℃,以防止幼苗徒长 。 子叶展平后1天-2天喷1次1/3正常浓度(正常浓度即为75%母液的1/250)的营养液,用量为每10盘育苗盘喷5升 。 接穗和砧木都要多见阳光,促使子叶充分肥大,到嫁接前把秧苗培养成叶色浓绿、胚轴充实、健壮的苗子,为提高嫁接成活率打下基础 。 当瓠瓜幼苗第1片真叶长出0.5厘米时,进行嫁接 。 嫁接前1天给砧木和接穗喷1次正常浓度的营养液,用量标准同上 。 同时在营养液中加入15万单位新植霉素1克,以防止杂菌产生 。
2  嫁接
2.1  靠接法
待接穗和砧木的下胚轴长至6厘米~7厘米时,较易靠接 。 瓠瓜砧木播种后8天-10天,西瓜接穗播种后11天-13天,真叶顶心0.5厘米时为嫁接适期 。 无土育苗的基质含杂菌少,接口污染率低,但为避免移栽、定植后接口近土壤而感病,嫁接部位应适当高些,为此可使幼苗适当长至7厘米-8厘米高,但又不使幼苗徒长,以保证幼苗健壮 。 嫁接时将西瓜苗和瓠瓜苗从无土育苗盘中取出,先拿起砧木苗,挖去其生长点,然后在其子叶下0.5cm-1.0cm(厘米)处按30°-40°角向下胚轴斜着削到其径粗的2/3处;在接穗苗子叶下1cm-2cm(厘米)处向上削成20°-30°角,并深入到其径粗的2/5处 。 两者的削口长约0.7cm-1.0cm(厘米) 。 这两刀如果削得太浅,接口浅而小,愈合不牢固,会降低成活率,定植时接口也易脱离;如果过深,瓠瓜的削口上部容易折断 。 当两者的接口削好后,要准确、迅速、端正地将两者靠接在一起,并使西瓜子叶叠加在瓠瓜子叶上,二者一上一下重叠在一起 。 然后用嫁接夹固定接口,并立即将嫁接苗按5cm×5cm的间距栽到无土育苗盘中,栽苗时要注意将苗的下胚轴根部分开呈“人”字形,以便于接口愈合后剪断接穗的下胚轴 。 每栽完一盘就将育苗盘放到温湿的小拱棚中,以保证嫁接苗不萎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