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白粉病对花卉的危害及防治


白粉病对花卉的危害及防治白粉病对很多花卉有危害 , 严重者可以致死 , 并且是属于世界性的病害 , 给花卉生产和观赏价值带来很大的损失 。
白粉病对月季、玫瑰、蔷薇、大丽花、瓜叶菊、牡丹、栀子花、八仙花、金盏菊、秋海棠、凤仙花、梅花、冬青、木香、丁香、紫薇、绣球、菊花等花卉 , 由于品种不同 , 抗病能力有差异而发生着不同程度的病害 。
白粉菌种类繁多 , 但危害上述花卉常见的病原菌有二孢白粉菌、单囊白粉菌等7种;越冬期间 , 菌丝和分生孢子寄生在花卉的芽、枝、叶上 , 但温度低于16℃时 , 病菌并不生长发育 , 在早春温度逐步回升至18℃左右时 , 病菌萌发 , 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 , 至20℃时症状更为明显;一般来说夜间温度低 , 湿度高有利于分生孢子的繁殖;而白天温度高、湿度低则有利于分生孢子的成熟飞散;更应该注意的是生长期白粉菌往往会多次重复侵染 , 不能因为一次性药物治疗 , 就可以高枕无忧 , 开花期的为害更为严重 。
白粉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褪绿色不规则的黄斑 , 不很明显 , 幼叶受害则生长停止 , 老叶受害则叶色变浅黄色 , 叶质变厚 , 凹凸不平或卷曲萎蔫 , 甚至枯死 , 严重时可蔓延至茎、枝、梢头、花蕾等处 , 其上覆盖着毡状灰白色菌丝层 , 整个植株矮小 , 畸形发育 , 不繁茂 。
对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1) 如温室中有烟囱时 , 可涂以石灰与硫磺等量的拌合液 , 使之挥发硫的蒸气 , 可有防效 。
(2)有的花卉如月季可抗-17℃的低温 , 而白粉菌在0℃以下 , 即可冻死 , 可利用温度变化 , 以控制病菌的繁殖 。
(3) 选用无病植株 , 栽培抗病品种;加强养护管理 , 不能有氮肥偏多 , 磷、钾肥不足的现象;浇水不适合太多 , 湿度不适合太大 。
(4) 不适合种得过密 , 并要及时修剪 , 尤其是病枯枝和内向枝必须清除 , 使通风换气有保证 , 发现有病枝叶及时剪除后 , 集中烧毁;并且注意昼夜温差不得大于10℃ 。
(5) 发病前喷洒1‰的高锰酸钾液 , 或用1:0.7:200波尔多液 , 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 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6) 发病后 , 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25%粉锈宁5000倍液 ,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 疗效均较好;另外石硫合剂因配制较简易、价廉 , 并且还可杀死蜡质较厚的害虫 , 对红蜘蛛也有效 , 但对其它病害无效;还应注意在高温中使用石硫合剂会发生药害的缺点 。
【【防治】白粉病对花卉的危害及防治】

    推荐阅读